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129章  (第2/4页)
莫说事情繁琐冗杂,便是抛开不谈,沧州这小小一个州,能有万人空闲苦力且能三五十年地长久来做工吗?    招工就成了一件大难事。    偶有一日睡前,谢希大想起当初陪大官人去府衙,出来后大官人问他怎样看杜充时他的回答。    脑中灵光一闪,鱼挺坐起,想到一个省力的办法!    祝实念提醒之后,杜充似有所悟,但总似隔了一层纱雾,似懂非懂。    常峙节于是继续挑明:“我们偌大一个盐场,需得用盐民制盐,方才合乎律条,让人无可指摘。”    “便需要麻烦杜知府,替我们划拨一批盐民。”    “本官哪里有盐民?”杜充不解。    常峙节深表理解,循循善诱:“确实,我等也都明白,沧州非是制盐大州,哪有那许多熟手盐民?于是我等便打算在人到之后,先传授制盐技艺。”    “因此是否是真正的盐民,也不打紧的。”    杜充此时可算悟过来了:    “尔等该早说!既不要求制盐技艺,只是需得是盐民,本官划一万民户转成盐籍便是!”    他们早便说过,招工后会教以制盐技艺。    但这都不重要了!    重要的是杜知府说要划拨一万民户!给盐场做盐民!    一万民户!可不止是相当于一万人!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